2013年8月14日星期三

香港巴士 = 夕陽行業?

香港,由一個小漁港,發展至今時今日一個繁華的都市,香港的海陸交通對社會發展作了重大的貢獻。

五六十年代,香港工商業急劇發展,加上有大量南下的難民帶來無限量的勞動力,當年政府銳意在香港中上環一帶發展,巴士接駁渡輪曾經成為九龍居住的上班人士重要途徑。港英政府更在1972 年完成香港九龍首條連接通道:海底隧道。

而於1979年,更完成首段香港地下鐵路:修正早期系統(觀塘至石硤尾段)。當年因為香港陸路交通幾近飽和,政府早於1960年代初作出集體運輸研究,確立了現時的觀塘線、荃灣線、港島線。當年還包括一條由火炭出發,經東九龍連接梳士巴利道地底,經尖沙咀碼頭出維港,以林士街為總站的「東九龍線」。但因種種原因,這條線路最終要到 21 世紀才興建。

時至今日,正在建造中的鐵路網絡,覆蓋率更會進一步提升。市民十分鐘步程可達車站入口範圍更見縮小,按客流量預測,在未來數年陸續通車的西港島線、南港島線(東)、觀塘線延線將會從其他交通工具吸納一定數量的乘客,巴士路線重組勢不可擋。

早前,運輸署連同新、城兩巴向區議會發出路線重組建議。有區議員指重組會令居民沒有選擇,只能使用鐵路,並且要轉車數十次才能到達巴士原來覆蓋的目的地。運輸署及巴士公司,對個別路線重組,或者會有「開天殺價,落地還錢」的成份,但內裡一定程度上反映著巴士公司對個別路線的看法。例如計劃在南港島線通車後將會取消的隧道路線671,由於要途經較多繁忙路段、班次又疏落,故此路線的客量相對較低,經營狀況屬一般。590、590A、90、90C、97數條路線亦計劃併入590一條路線或縮短總站位置,被指「逼人搭貴車」,相信若果要能夠縮短、取消路線,票價方面一定要有所下調,讓居民不會「被搵笨」,才能有望通過重組計劃。

有些巴士迷盲目要求「保巴」,還說甚麼巴士公司應該如何做好個別路線,𧦣其與鐵路競爭。就以「路線629系」為例,629是來往金鐘站與海洋公園的直通路線。一般單程行車時間要25-30分鐘,若果遇上香港仔隧道、海底隧道一帶交通擠塞,行車時間更可長達一小時......但南港島線通車後,乘客到達金鐘站時,只需步行數分鐘,便可直達南港島線月台上車,屆時節省下來的時間,可以達數十分鐘。而且金鐘開出後,下一站便是海洋公園。按港鐵預計的行車時間為 4 分鐘。若由尖沙咀出發,整體時間約需20分鐘。試問,您是遊客身份來港旅遊,您會選擇短時間到達目的地,以換取更多的遊玩時間,還是堅持要塞車一小時,令自己玩樂時間被幹掉?

有不少巴士迷認為,巴士公司將不少路程冗長、營運不佳的路線取消,改為開辦些特快路線,令他們失去了遊車河的空間,其實,他們有沒有想過,巴士公司用賺錢路線補貼落一些有相當大競爭而虧本的路線,意義何在?

以香港西區為例,長期以來居民只能靠巴士、電車、小巴往來區外或到上環站接駁鐵路。但電車路沿線是海味舖集中地,舖頭要經常出貨入貨,它們使用的貨車,往往是龐然大物,一倒車,就會令行車停頓, 途經該路段,隨時無端端塞車一段長時間。結果衍生了西區途經海傍道路前往市中心的特快路線,如5X、18P,更常常客滿,何解?

乘客乘車模式改變,亦是此類特快路線開始盛行的原因之一。以往交通不發達,乘客或多或少逼於無奈而要坐路程、時間冗長的路線,當年設計路線時,儘量顧及不同乘客的需要,而途經主要道路。現今,乘客追求快捷方便的交通服務,若要乘客坐緩慢兼隨時遇上大塞車的長途車,乘客或許寧願以鐵路替代。現時的隧道路線,不少乘客都不會坐足全程。雖然鐵路要上上落落,但整體而言時間比起坐巴士快一半,故此乘客寧願上上落落,都不願坐這些隨時在隧道口一帶塞車半小時的隧道路線。

而巴士公司亦樂於為現有巴士路線網絡進行提升速度工程,提高路線與鐵路的競爭,不致於因車速越行越慢而令乘客流失至鐵路。

香港巴士的角色,由主要運載乘客轉變為點對點、接駁服務,個人認為無可厚非,而且亦是巴士的生存之道。所以說巴士已成為夕陽行業,並無道理,只要巴士能夠開拓、吸納不同類型的客源,巴士斷不會因為鐵路的大幅擴展而大幅萎縮。

沒有留言:
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