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年7月7日星期二

渡輪=夕陽?

2014年除了是混亂的一年,渡輪業亦發生了一段小插曲。

話說來往西灣河至觀塘、三家村的渡輪經營者珊瑚海船務曾經以西灣河碼頭傍的碼頭餐廳自 2014年3月 結業後一直未能有新租客,致船公司一直虧蝕為由,計劃向政府交還牌照,只保留三家村至東龍島的假日航線。

其後,經過一段時間討論,政府與珊瑚海達成新運營協議,珊瑚海繼續經營,船費則由2015年1月份起,由 6元,漲價至 9元。

加價之初,客量未見太大變化。最近再次乘搭,同是下午六時五十分觀塘開出的班次,發現搭客少了許多。而回程西灣河開七時三分的班次,竟然只有五名搭客,比原先平均十多人次少了一半。

過往,碼頭一般都接近民居,但經過多年來的發展,碼頭不斷被搬遷,逐步向遠離民居的位置進發,不少碼頭經已離市民聚居的地方要五至十分鐘步程。

以往,這條西灣河至觀塘的航線,因為價錢便宜,吸引不少住西灣河站附近甚至要轉車的市民乘搭,小弟是其中之一。最初位位四塊八、跳至五塊半、到數年前的六元,依然比鐵路便宜得多。但今年新協議實施後,價錢一次跳升至九元,使大量搭客卻步。

以觀塘碼頭為例,有相當的搭客是來自較遠的寫字樓步行、或由其他地區乘車前往。香港的城市化,使市區空氣流通度逐步降低,熱島效應進一步加劇,由市中心步行前往碼頭的十分鐘步程,在酷熱的夏天,往往使人滿身大汗,上班裝束隨時可以扭出水份。致使乘客量在過去數年無增無減,全賴原班熟客鼎力支持及碼頭的店舖租金收入支援,才可維持。

現時,碼頭的舖位經已成功出租,船費亦成功增加,客量下跌了不少,往年下班繁忙時間,上坐率可以達七成,加價後的上座率最少下跌一成。難道真的要寄望港鐵多加故障,使下班時人人去坐船?

香港的交通工具選擇很多,有巴士、小巴、鐵路、輪渡,然而,決策機關一直以改善空氣污染、更有效率使用道路等為由,一直在壓抑巴士的運營、小巴不能增加坐位、渡輪打造成遊客專用,結果使所有人都使用鐵路服務,不想逼鐵路,就自己駕車。

過去十年,私家車數目的增長......已經是一個天文數字,幾乎通街都是私家車,繼計程車之後,香港最多的是私家車,有好些家庭擁有多於一部的車輛使用,試問道路如何不擁擠?

若果香港繼續以「大市場、小政府」的觀念管理,不單止政治爭拗不斷、人才流失、香港也會逐漸失去其光環,地方逐漸變成沙漠。